洪澇災害后,如何防范微生物感染?傷口被水浸泡該如何處理?食養(yǎng)方面有什么建議?如何做好個人防護?飲水應該注意什么?
洪澇災害可以導致很多種疾病的暴發(fā)和流行,其中皮膚病可以占到一半以上。最常見的就是皮膚的感染,包括細菌感染和真菌感染等。細菌感染往往會有紅腫熱痛癥狀,患者在保持皮膚干爽的基礎上,可以用一點紅霉素軟膏、莫匹羅星軟膏等。真菌感染往往會在皮膚上出現(xiàn)一圈一圈不斷擴大的紅斑丘疹,或者在腳趾縫出現(xiàn)小水泡。這時候可以用一些抗真菌的藥膏。
第二大類是過敏類的皮膚病,比如濕疹、皮炎、蕁麻疹等。這類人群首先要清淡飲食,減少使用洗滌劑,可以口服一些抗過敏藥。
第三大類是蚊蟲叮咬,癥狀包括風團、丘皰疹、水皰等。大家要注意防蚊蟲,被叮咬后可以涂一點爐甘石洗劑。皮膚情況如果嚴重,要盡快就醫(yī)。
第一,飯前便后要洗手,可以用肥皂和流動的水來洗手。
第二,不吃腐敗變質(zhì)或者霉變和受污染的食物,尤其是不要吃被洪水浸泡過的食物,不吃淹死、病死的禽畜等動物。
第三,生吃瓜果蔬菜一定要用潔凈的水來清洗干凈,少吃或者不吃涼拌的食品,生熟食品要分開加工和存放。
第四,定期對生活垃圾和糞坑糞池等環(huán)境噴灑消毒劑和殺蟲劑,減少蚊蟲的滋生。
還要注意的是,在血吸蟲病流行的地區(qū),要盡量避免直接接觸洪水。如有不明原因的發(fā)熱、腹瀉、皮疹等相關癥狀,要及時就醫(yī)。
飲食上總的原則是健運脾胃、祛暑化濕。
首先要清淡飲食。
其次,建議吃一些健脾胃、助消化、祛暑濕的食物,比如蓮子、芡實、山藥等可以健運脾胃,山楂、蘿卜、麥芽可以助消化,紫蘇葉、薄荷葉、荷葉可以祛暑濕。
對于被水浸泡過的傷口的處理,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第一,傷口的止血很重要。如果傷口出血較多的話,可以用干凈的布料壓迫傷口,并盡快到醫(yī)院處理。
第二,要判斷水的污染程度和浸泡的時間。要盡快脫離污水,并用潔凈的水比如瓶裝的飲用水或者自來水沖洗傷口后盡快就醫(yī)。
第三,要保護好傷口。如果傷口較大的話,要使用干凈的紗布等布料臨時包裹傷口,保證傷口干燥,避免再次受到污染和傷害,然后盡快就醫(yī)處理。
到醫(yī)院以后的處理,要充分沖洗和消毒傷口,確切的止血和去除污染物,同時需要口服或者靜脈使用抗菌藥物。如果傷口污染嚴重或者比較深,除了進行徹底的清創(chuàng)外,還要考慮破傷風的規(guī)范預防,可以請專業(yè)的醫(yī)護人員進行判斷處置。
首先,我們要注意皮膚的防護和衛(wèi)生。盡量不要讓皮膚長時間泡在水里,盡量避免劃傷皮膚、不要抓撓皮膚,接觸臟東西后要盡快清潔。
其次,要盡量避免周圍的環(huán)境損傷皮膚,比如高溫高濕環(huán)境,或者日光暴曬,都會損傷我們的皮膚。
最后,要注意防蚊蟲。預防措施,比如要穿長衣長褲,使用蚊帳,保持室內(nèi)的通風干燥等。
為了預防水源性疾病,我們首先要選擇衛(wèi)生安全的水。災害初期可以選擇瓶裝水、桶裝水和應急供水。如果當?shù)夭痪邆滹嬘闷垦b水、桶裝水條件的時候,水一定要燒開之后再喝。
其次是不喝來源不明或者受污染的水,不用來源不明或受污染的水來刷牙、漱口、洗菜等。用來盛水的桶、碗、盆等容器要經(jīng)常消毒,消毒后用潔凈的水沖干凈。
第三是避免接觸不安全的水。洪澇災害后,在飲用水安全方面,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盡量喝開水、盡量喝符合標準的飲用水。
文案/編輯:朱藝
一審:吳杏
二審:文玉妮
三審:陳天柱